
- 邮箱:
- admin@eyoucms.com
- 电话:
- 0898-08980898
- 传真:
- 0000-0000-0000
- 手机:
- 13800000000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
《丰盛生命——杨飞云近作展》将于2025年9月22日上午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开幕,展览持续至12月14日,展期近3个月。
“心向天宇——刘巨德艺术作品展”将于2025年9月25日下午3点开幕,展览将展出刘巨德的水墨、陶艺、雕塑、版画、手记和纤维艺术等作品共计200余件,大部分为近两年的新作。
作品既延续了廖建华一贯的绘画符号、创作过程与精神性内涵,又呈现出在其在艺术创作中的新面貌、新探索和新突破。
展览以“小麦”与“数据”为研究对象,展开一场关于社会系统、人类生存感知与未来价值的跨学科思考。
2025年9月13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美协美术院校工作委员会、美术新闻媒体工作委员会、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青年美术家工作委员会四个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
9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国家档案局、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国际友人与中国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在国博开幕。
“三家门下转轮来”,出自齐白石反复题咏的一首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2025年9月1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指导,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合肥市文学艺术策展中心承办,中国网·艺术中国支持的“烽火史诗——赵奇抗战题材绘画展”在合肥亚明艺术馆开幕。
当年丰子恺有意创作《无常画集》,马一浮淡然点拨:“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从此以平常之心观照世间,在瞬息中捕捉永恒。
9月8日下午,由国家大剧院与何香凝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国运繁荣渡白头——何香凝艺术精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东厅)拉开帷幕。
在这一冷一热之间,不免让人思考:当资本的热情和意愿减弱,什么才是美术馆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8月26日上午,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集虚寻境——王明明中国古典园林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艺术馆(西厅)拉开帷幕。
2025年正值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作为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巨匠,徐悲鸿先生始终坚持探索中国画改良道路,将西画素描造型和色彩特色融入中国画的笔墨神韵中,对中国画坛和美术教育界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将家国情怀注入到创作之中,心系民族命运,不辞辛劳地为抗战筹集资金,成为抗战时期艺术领域的一面旗帜。
8月15日是国家生态日,而近日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的“聆听生命•森林之歌:祝大年的自然诗”展览所展现的“自然之诗”与生态日所倡导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可谓遥相呼应。
2025年8月15日,“一首诗艺术生活中心”暨“沧之新境——六人艺术平行个展”开幕,为沧州城带来了清新的艺术之风,为沧州人的生活添加一抹靓丽新景。
“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在京开幕
这是侨博开馆11年来,首次以实物形式对华侨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次系统梳理和集中展示。
中国的广袤乡村是绿水青山的富集之地,更是实践“两山理论”的关键载体。文化艺术正成为唤醒乡土生命力的独特语言。
这位哲学专业出身的艺术家,以龙虾为代表自我与艺术话语的符号,致敬并转化艺术史经典,提醒人们对消费社会的种种困境进行反思。
2025年7月31日,“西北叙事——段正渠绘画40年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这一展览为观众展示了段正渠在四十年的不同历史阶段中绘画艺术的不同演进、不同艺术面相的呈现。
今年,恰逢方志敏逝世90周年。8月5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上饶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上饶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上饶美术馆、中国网·艺术中国,上饶市方志敏研究会承办的“赤子·大地——赵奇《可爱的中国》绘画研究展”在上饶市美术馆正式开展。
“身体记忆”与物性的诗学:艺术家康靖、郑江双人展有边空间BOUNDED SPACE开幕
展览以“身体记忆”为题,从身体经验和感知对个体或群体的记忆和认知的影响展开讨论。
2025年夏天,“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展览来到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以考古实证全景式再现古希腊跨度达7000年的璀璨历史。
艺术家通过层叠的视听语言,模糊了感知与现实的边界,于技术洪流与瞬息万变的时代中重新想象联结与在场的意义。本次展览如一面迷人的镜子,生动映照出皮皮乐迪·里思特恒久的艺术愿景——将艺术视为一方滋养共情、创新与想象力的园地,拥抱一个更加包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
以“星群”形式呈现“美丽中国”艺术实践的多维叙事——“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星群展开幕
此次展览借助这一历史场景,以“声波”作为隐喻,以艺术的方式讲述“美丽中国”的建设故事。
一展速览当下AI艺术的多元实践图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推出“国际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
作为 AI 艺术文献展,它是当下鲜活现状的一个小结,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阶段报告。
《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意外归来》《萨特阔》等多幅列宾代表作系首次来华与中国观众见面。
在中国现代美术的宏大叙事中,蒋兆和(1904-1986)的艺术实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开创性的将中国传统笔墨与西方写实造型融合,建构了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水墨人物画体系。
2025年6月29日,在贵州高原的热烈炙烤下,一个乡土而新奇的小镇迎来了不太寻常的一天。2025羊磴“乡土而新奇”艺术乡场在贵州省桐梓县羊磴镇开幕。
从被称为“西周Wi-Fi”的西周云纹五柱器,到“亚洲摄影之父”郎静山的《春树奇峰》,从中国最早免税通关凭证鄂君启金节,到构建新安画派美学的《黄山全景图》,“山水有清音”将古今相连,呈现了一场桃花源记一般的消暑盛宴——邀我们一同踏上徽派文化之旅。
聚焦“环艺人”近四十年探索足迹:“环艺人——当代环境艺术文献展”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开幕
展览以“文献+手稿+影像”三位一体的展陈体系,系统梳理了中国环境艺术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